發布時間:2014-11-27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上次我們談到的康泰納仕大廈,這個大廈的BIPV設計公司Kiss+Cathcart是由GregoryKiss和ColinCathcart于1983年創立的一個非營利機構。
GregoryKiss畢業于耶魯大學的藝術系和哥倫比亞大學的建筑學系,是一名杰出的設計師,也出版了多本BIPV的著作。他也是NAPV(NativeAmericanPhotovoltaics)的創始人,用光伏為生活在偏遠地區的美國印第安人提供電力。
另一名創始人ColinCathcart來自于加拿大,同樣畢業哥倫比亞大學建筑學系,并在畢業時就獲得了美國建筑師協會的獎章。他現在也兼任美國福特漢姆大學建筑系的教授,并為該學校設計了很多跨領域的建筑課程。
在這兩名有前瞻性眼光的創始人的帶領下,該公司已經在設計高效能建筑的道路上摸索30余年。
1983年,光伏產業還處于嬰兒期,Kiss+Catjcart公司承接了為一些光伏生產車間設計的任務,并期望能將這些車間設計成為真正的建筑,而不僅僅是簡單實用的工業廠房。設計師發現,這些車間里生產的太陽能材料和建筑材料很類似,并試圖將兩者整合,因此與美國國家能源節約辦公室合作研究了很多創新的BIPV技術。
1991年,Kiss+Catjcart公司將BIPV技術應用在加利福尼亞的一個光伏生產中心大樓中,這也是美國歷史上首次商業化的BIPV項目。該公司秉承的宗旨是,真正優秀的建筑是產能建筑。有趣的是,近幾年來,該公司也開始了BIA(buildingintegratedagriculture)建筑農業一體化的研究和試點。
【作者簡介】
深圳藍波綠建集團(證券代碼:430678)總裁,建筑設計師;先后畢業于“機械設計與制造”、“工業與民用建筑”、“建筑學”、“工商管理學”等專業,浸淫于建筑設計、結構設計、幕墻設計與施工、BIPV光電建筑等領域30多年,曾牽頭完成國內多項光伏建筑一體化的首創實踐,尤其在建筑節能、建筑產能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方面積累了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戰經驗。